吁嗟世人空费力,欲见此珠须目击
出处:《玄珠吟》
宋 · 李光
黄帝曾游赤水北,遗了玄珠无处觅。
我今偶到海南村,烦恼泥中亲拾得。
珠体圆明光滴沥,流转根尘人不识。
只在寻常动用中,未见争知吾不失。
吁嗟世人空费力,欲见此珠须目击。
要令心息每相依,密密护持防六贼。
我今偶到海南村,烦恼泥中亲拾得。
珠体圆明光滴沥,流转根尘人不识。
只在寻常动用中,未见争知吾不失。
吁嗟世人空费力,欲见此珠须目击。
要令心息每相依,密密护持防六贼。
鉴赏
这首《玄珠吟》由宋代诗人李光所作,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探讨了对内在智慧(即“玄珠”)的追求与发现过程。
开篇以黄帝游历赤水北,遗失玄珠的故事引入,象征着人类对于真理或内在智慧的追寻往往充满了未知和挑战。诗人随后转而描述自己偶然间在海南村的泥土中找到了这颗象征智慧的“玄珠”,这一情节寓意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不经意间就能触及到深藏的智慧。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玄珠”的特质——其体态圆润明亮,光芒四射,却常被世人忽视,隐匿于平凡之中。诗人强调,真正的智慧并不在于外在的显赫或高深,而是在于其内在的流动性和普遍性,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指出世人往往徒劳地寻找外在的真理或智慧,而实际上,真正的发现需要通过内心的观察和体验来实现。他呼吁人们应当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专注,与呼吸相依,细心守护这份内在的智慧,以防外界的干扰与诱惑将其夺走。
整体而言,《玄珠吟》通过寓言的形式,深刻地探讨了智慧的本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鼓励读者在平凡中寻找不平凡,通过内心的力量去发现并守护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