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家城西隅,喜与二子邻
出处:《种菊同苕雪治芗作七首 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五载长安居,真作长安人。
移家城西隅,喜与二子邻。
秋来种佳菊,次第评芳新。
一秋无杂言,花事徒津津。
怀归不得归,贫仕祇益贫。
得意疏篱间,味比杯中醇。
移家城西隅,喜与二子邻。
秋来种佳菊,次第评芳新。
一秋无杂言,花事徒津津。
怀归不得归,贫仕祇益贫。
得意疏篱间,味比杯中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曾寿在京城长安的生活片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与自然的亲近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五载长安居,真作长安人”,点明了诗人在此地生活多年,已然融入了这座城市的生活,成为其中一员。接着,“移家城西隅,喜与二子邻”一句,透露出诗人搬家后与友人的相邻之乐,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生活的和谐。
“秋来种佳菊,次第评芳新”描绘了诗人秋季种植菊花的情景,菊花的开放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延续,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一秋无杂言,花事徒津津”则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盛开景象的赞叹,以及对这一季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然而,“怀归不得归,贫仕祇益贫”两句揭示了诗人在京城生活的另一面——对故乡的思念与现实的无奈。尽管身处繁华之地,但内心的孤独和物质上的贫困并未因此减轻,反而更加凸显了诗人的处境。
最后,“得意疏篱间,味比杯中醇”以菊花为喻,表达了诗人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满足感,这种内心的富足超越了物质的贫乏,如同一杯醇厚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其在复杂社会背景下的个人境遇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