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期无忝,重围誓匪他
清末民国初 · 陈肇兴
经年攻斗六,群盗莫如何。
不料咽喉失,翻当士卒多。
元戎驰羽檄,万骑出诸罗。
似鸟张双翼,如蜂萃一窠。
共誇声破竹,复值寇回戈。
阵势排鹳鹤,粮车拥骆鸵。
几番传捷信,连日唱铙歌。
岂意丧家狗,还成赴火蛾。
前驱方伐鼓,后队又鸣锣。
攘攘黄巾著,纷纷白马过。
遂教千骑将,不敌众么么。
大义期无忝,重围誓匪他。
五千争弃甲,三百莫徵禾。
马革尸空裹,蛇矛手乱拖。
连朝翻地轴,此劫等天魔。
虎豹韬徒握,鱼竿谶不讹。
悲号怜子女,毒螫遍关河。
哭野家家祭,禳灾处处傩。
中原思李牧,故老望廉颇。
未卜登坛者,何人是伏波!
不料咽喉失,翻当士卒多。
元戎驰羽檄,万骑出诸罗。
似鸟张双翼,如蜂萃一窠。
共誇声破竹,复值寇回戈。
阵势排鹳鹤,粮车拥骆鸵。
几番传捷信,连日唱铙歌。
岂意丧家狗,还成赴火蛾。
前驱方伐鼓,后队又鸣锣。
攘攘黄巾著,纷纷白马过。
遂教千骑将,不敌众么么。
大义期无忝,重围誓匪他。
五千争弃甲,三百莫徵禾。
马革尸空裹,蛇矛手乱拖。
连朝翻地轴,此劫等天魔。
虎豹韬徒握,鱼竿谶不讹。
悲号怜子女,毒螫遍关河。
哭野家家祭,禳灾处处傩。
中原思李牧,故老望廉颇。
未卜登坛者,何人是伏波!
鉴赏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歌《九月十七日闻斗六失陷、总戎殉节,感赋二十韵》是陈肇兴所作,表达了对战事失利和将领壮烈牺牲的深深感慨。诗人首先描述了长期的战斗,群盗难以平定,而突然的失守让前线将领成为士兵的多数。接着,诗人描绘了元帅紧急调动大军,犹如飞鸟展翅、蜂群聚集,誓言要打破困境,但敌人却反戈一击。
战斗场面激烈,阵势如同鹳鹤飞翔,粮草运输浩荡,捷报频传,然而形势逆转,原本的勇猛之师竟败于众多小股势力。诗人感叹将领们的英勇,但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连日的战鼓和锣声,以及士兵们丢弃武器、抢夺粮食的混乱景象。
诗人对牺牲者的同情溢于言表,哀叹百姓的苦难,各地举行祭祀祈福以求消灾。他们怀念古代名将李牧和廉颇,期盼能有新的英雄领导抗敌。最后,诗人以疑问收束,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杰出统帅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战争的痛惜,又有对英雄的敬仰,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