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观音助远接,势至辅遥迎全文

观音助远接,势至辅遥迎

唐 · 释岸
观音助远接,势至辅遥迎
宝瓶冠上显,化佛顶前明。
俱游十方刹,持华候九生。
愿以慈悲手,提奖共西行。

注释

观音:佛教中的菩萨名,代表慈悲和救赎。
势至:另一位菩萨,象征智慧和无边法力。
宝瓶:佛教象征智慧和永恒的容器。
化佛:指观音菩萨变化成佛陀的形象。
十方刹:佛教术语,指宇宙间的所有寺庙或佛法传播之地。
持华:手持莲花,象征纯洁和觉悟。
九生:佛教轮回观念中的九个生命阶段。
慈悲手:象征着菩萨的慈爱和关怀。
提奖:引领和扶助。
西行:指向西方极乐世界,佛教认为那是修行的最终目标。

翻译

观音菩萨前来迎接远方的人,势至菩萨则在远处协助
在宝瓶状的象征中,观音的威严显现,化身为佛陀的形象明亮照人
他们共同游历十方世界各处的寺庙,手持莲花等待着未来的轮回
愿以充满慈悲的心,引导众生一同向西方极乐世界前行

鉴赏

这首诗是对佛教中观音菩萨的赞美,描绘了观音菩萨以其无边的慈悲和神通力帮助众生。"观音助远接,势至辅遥迎"表达了观音菩萨对于远方有难之人的救援及时而至的能力。"宝瓶冠上显,化佛顶前明"则是对其持有的净水宝瓶和头顶化出佛像的神通变化的赞叹。

"俱游十方刹,持华候九生"中的“十方刹”指的是宇宙间无尽的佛国,“持华候九生”则可能是指观音菩萨以莲花接引众生到净土。最后“愿以慈悲手,提奖共西行”表达了诗人对观音菩萨慈悲为怀、引导众生向善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描绘和崇敬之情,展现了佛教中菩萨救度众生的宗教理念,以及诗人对于观音菩萨无尽慈悲和神通力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