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计天须许,烦占处士星
出处:《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 其七》
宋 · 吴潜
我家碧云畔,中有最高亭。
阅世已头白,看山犹眼青。
谁能环北辙,那更徙南溟。
归计天须许,烦占处士星。
阅世已头白,看山犹眼青。
谁能环北辙,那更徙南溟。
归计天须许,烦占处士星。
注释
我:指代说话者。家:住所。
碧云:青翠的云彩,形容环境优美。
畔:旁边,附近。
中:在……中央。
最高亭:最高的亭子。
阅世:经历世事。
头白:形容年老。
犹:仍然。
眼青:比喻眼睛明亮,心境未老。
环:环绕,改变。
北辙:北方的道路,比喻原有的方向或计划。
徙:迁移,改变。
南溟:南方的大海,象征远方。
归计:回归的打算。
天须许:上天如果许可。
处士:隐士,指有德才而不愿做官的人。
星:古人认为星象能预示吉凶,此处指占卜。
翻译
我居住在碧云之畔,那里有一座最高的亭台。经历了世间沧桑,头发已经斑白,但看山的目光依然如初。
谁能放弃原有的道路,转而前往遥远的南方大海。
如果上天允许我回归,就请占卜一下隐士之星,为我指引方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园的深切情感与自然山水的热爱。开篇“碧云畔”、“最高亭”构筑了一幅清丽脱俗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居所的优美环境。“阅世已头白”表明诗人年事已高,但“看山犹眼青”则透露出他对大自然持久不变的情感和精神状态。这两句既是时间流逝与自然永恒的对比,也是诗人个人经历与情操的写照。
接着,“谁能环北辙, 那更徙南溟”中“北辙”、“南溟”象征着遥远的地方和广阔的水域,通过设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于远方美好地方的向往以及对家乡深厚的情感。
最后,“归计天须许,烦占处士星”则是在探讨归隐之事,诗人似乎在计算何时能够返回心仪之地,去过一种更加接近自然、超脱尘世纷扰的生活。这里“处士星”可能暗指某种特定的吉祥征兆或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预期。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超然世俗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