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凝霞洲想,难遂霞洲赏
出处:《霞洲旧隐》
明 · 王汝玉
我闻仙霞景,未识仙霞洲。
三山横紫翠,影落七闽秋。
前贤读书处,占尽仙霞趣。
结绮排空来,流晖浮野去。
之子非庸人,霞洲卧几春。
朅来应明诏,侍从依紫宸。
徒凝霞洲想,难遂霞洲赏。
会待功成时,拂衣许长往。
三山横紫翠,影落七闽秋。
前贤读书处,占尽仙霞趣。
结绮排空来,流晖浮野去。
之子非庸人,霞洲卧几春。
朅来应明诏,侍从依紫宸。
徒凝霞洲想,难遂霞洲赏。
会待功成时,拂衣许长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仙霞洲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我闻仙霞景,未识仙霞洲”开篇,表达了对仙霞洲美景的憧憬,却尚未亲历其境。接着,“三山横紫翠,影落七闽秋”描绘出仙霞洲周围群山环绕、翠绿欲滴的壮丽景色,映照在秋季的七闽大地之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前贤读书处,占尽仙霞趣”则将仙霞洲与古代贤士的智慧联系起来,暗示这里不仅自然风光优美,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结绮排空来,流晖浮野去”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描述云彩在天空中飘动,阳光洒满田野,展现出一幅动态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之子非庸人,霞洲卧几春”是对某位不平凡之人的赞美,他能在霞洲上度过数个春天,享受隐逸生活带来的宁静与自由。“朅来应明诏,侍从依紫宸”则转而描述这位人物因应朝廷召唤,离开隐居之地,前往皇宫侍奉君主,体现了个人理想与现实责任之间的抉择。
最后,“徒凝霞洲想,难遂霞洲赏”表达了诗人虽心系霞洲,却难以亲自体验其美景的遗憾。“会待功成时,拂衣许长往”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能够实现隐居愿望的期待,希望在功成名就之后,能如愿以偿地前往霞洲,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霞洲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责任之间关系的思考,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深邃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