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眺出世界,物色穷冥漠
突出洪流中,群峰如壁削。
松杉荫径岘,金碧辉楼阁。
潮满沙涨平,岩倾石参错。
久欣灵境寂,休轺瓮城郭。
登眺出世界,物色穷冥漠。
苍茫海门阔,萧爽秋景焯。
船渡归寺僧,庭立巢松鹤。
树攀脰已悁,石蹑胫犹躩。
老僧饭彫胡,饮我金凿落。
旋汲中泠泉,茶铛松下瀹。
暝还南窗卧,凭几纵吟噱。
江空水月清,尘虑浑忘却。
中夜蛟龙惊,砰訇雷雨作。
狂风撼窗棂,巨浪激山脚。
恍若舟中居,荡摇无定著。
披衣坐中庭,心魂颇惊愕。
灯下两僧童,怡然相笑谑。
讵知天道微,变态难测度。
须臾风浪恬,澄澄迥寥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古寺在雷雨天气中的景象与诗人的心境。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以及寺庙的宁静与庄严。
首句“金山古名寺,旦暮烟云薄”点明地点与时间,金山寺在晨昏间烟云轻薄,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突出洪流中,群峰如壁削”描绘了金山寺屹立于汹涌江流之中,周围群峰峭立的壮观景象。
“松杉荫径岘,金碧辉楼阁”写出了寺内环境的幽静与华丽,松杉遮蔽小径,楼阁金碧辉煌,形成鲜明对比。而“潮满沙涨平,岩倾石参错”则描绘了江潮高涨,沙滩平展,岩石错落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磅礴力量。
“久欣灵境寂,休轺瓮城郭”表达了诗人对寺庙宁静的欣赏与向往,远离世俗的喧嚣。接下来“登眺出世界,物色穷冥漠”则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超脱与神秘,诗人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探索着未知的领域。
“苍茫海门阔,萧爽秋景焯”描绘了广阔的海门与清爽的秋景,展现出大自然的广阔与深邃。而“船渡归寺僧,庭立巢松鹤”则通过僧人与鹤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寺庙的祥和与超脱。
“树攀脰已悁,石蹑胫犹躩”描述了诗人亲自体验寺庙环境的过程,通过攀树与踏石的动作,感受自然与寺庙的和谐。随后“老僧饭彫胡,饮我金凿落”则展现了僧人的生活场景,通过分享食物与饮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友谊。
“旋汲中泠泉,茶铛松下瀹”描绘了泡茶的场景,中泠泉的清澈与松下的茶香,增添了诗的意境。最后“暝还南窗卧,凭几纵吟噱”表达了诗人夜晚在寺庙中休息与吟诗的悠闲生活。
“江空水月清,尘虑浑忘却”则总结了诗人在此地的心境,远离尘世的烦恼,沉浸在自然与寺庙的宁静之中。“中夜蛟龙惊,砰訇雷雨作”描绘了夜晚的雷雨,增加了诗的动态感与紧张气氛。
“狂风撼窗棂,巨浪激山脚”进一步描绘了雷雨的猛烈,而“恍若舟中居,荡摇无定著”则表达了诗人仿佛置身于风雨中的感觉,体验到自然界的威力与变化。
“披衣坐中庭,心魂颇惊愕”描述了诗人面对雷雨时的反应,虽然感到惊愕,但内心也充满了敬畏与思考。“灯下两僧童,怡然相笑谑”则通过僧童的轻松与欢笑,展现了寺庙生活的另一面。
“讵知天道微,变态难测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奥秘的感慨,认识到自然界的复杂与难以预测。“须臾风浪恬,澄澄迥寥廓”则描绘了风浪平息后的宁静与辽阔,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开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金山寺在雷雨天气中的独特景象与诗人的心境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寺庙的深刻感悟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