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天伦中,真乐非外借
出处:《送胡汲古归严陵觐亲》
宋 · 林景熙
胡君白云心,乡梦搅幽夕。
挑灯起我言,相对竟恻恻。
问君何时归,心已寄飞翼。
我归万山遥,君归一水直。
十年湖海间,耕砚苦不穑。
居然保章甫,晨省无愧色。
高堂椿树苍,萱花在堂北。
再拜捧寿卮,晴芳满瑶席。
埙篪夜床温,冠盖春巷塞。
万古天伦中,真乐非外借。
明朝浙东西,片云渺何极。
挑灯起我言,相对竟恻恻。
问君何时归,心已寄飞翼。
我归万山遥,君归一水直。
十年湖海间,耕砚苦不穑。
居然保章甫,晨省无愧色。
高堂椿树苍,萱花在堂北。
再拜捧寿卮,晴芳满瑶席。
埙篪夜床温,冠盖春巷塞。
万古天伦中,真乐非外借。
明朝浙东西,片云渺何极。
注释
胡君:对友人的尊称。白云心:比喻高尚纯洁的心境。
乡梦:思乡的梦境。
幽夕:宁静的夜晚。
挑灯:点燃灯火。
恻恻:悲伤的样子。
归:回归。
飞翼:比喻心或思念如飞鸟般迅速。
万山:形容路途遥远。
一水直:形容归路直接。
耕砚:勤奋学习。
穑:收获。
居然:竟然。
保章甫:保持学者的修养。
晨省:早晨自我反省。
无愧色:没有惭愧的表情。
椿树:长寿的象征。
萱花:母亲的代称。
寿卮:祝寿的酒杯。
晴芳:晴朗的香气。
埙篪:古代的两种乐器。
床温:床头的温暖。
冠盖:官员的车马仪仗。
春巷塞:春日巷口热闹。
万古天伦:永恒的亲情。
真乐:真正的快乐。
浙东西:指浙江东部和西部地区。
片云:象征离别。
渺何极:形容离别的遥远和迷茫。
翻译
胡君心如白云,夜晚乡梦扰思绪。点燃灯火,我开口述说,相对而坐,心情悲切。
询问你何时归乡,我的心已随飞鸟而去。
我归程遥远过万山,你归路却直抵一水边。
十年漂泊江湖,勤奋研墨耕耘,却未尝歇息。
你依然保持学问之士的风范,早起反省无愧于心。
家中高堂,椿树苍老,萱花盛开在北堂。
恭敬地举杯祝寿,清新的香气充满华丽的宴席。
夜晚,床头的乐器温暖和谐,巷口春意盎然。
在永恒的亲情中,真正的快乐无需外求。
明日即将分别,你我各奔东西,只余片云,飘向远方,无尽无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送胡汲古归严陵觐亲》。诗中,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胡君即将回家探望亲人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祝福和对亲情的赞美。"胡君白云心"开篇,暗示胡君心向白云,向往家乡;"乡梦搅幽夕"则写出夜晚思乡之情的深切。"挑灯相对"至"我归万山遥",通过对比两人归程的艰难,表达了对胡君的牵挂与羡慕。
"耕砚苦不穑"暗指胡君在外求学或仕途上的辛勤付出,而"居然保章甫"则赞扬他保持了儒家的学问和品行。接着,诗人提到胡君家中高堂椿树和萱花,象征着家庭的温馨与长寿,"再拜捧寿卮"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对宴会的热闹气氛的描绘。
"埙篪夜床温"和"冠盖春巷塞"进一步渲染了家庭团聚的欢乐景象,"真乐非外借"强调了亲情带来的天伦之乐。最后,诗人以"明朝浙东西,片云渺何极"收尾,既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又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友情的深远寄托。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的深厚理解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