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蚌吸秋月,饥鹰号朔风
出处:《老蚌》
宋 · 苏泂
老蚌吸秋月,饥鹰号朔风。
人生根蒂少,物理短长同。
难学累累印,休书咄咄空。
馀年见儿态,若个白头翁。
人生根蒂少,物理短长同。
难学累累印,休书咄咄空。
馀年见儿态,若个白头翁。
注释
老蚌:比喻有深厚学识的人。秋月:象征智慧和静谧。
饥鹰:象征追求知识的渴望。
朔风:北方寒冷的风,象征艰难困苦。
根蒂:比喻人生的根基或基础。
物理:指自然界的规律。
短长同:暗示万物都有其生长和消亡的规律。
累累印:形容学问积累深厚。
咄咄空:形容徒劳无功,空洞无物。
儿态:子孙的天真活泼。
若个:哪个。
白头翁:指老年人。
翻译
老蚌在秋天的月光下吸取精华,饥饿的雄鹰在北风吹拂中发出哀号。人的生命如同扎根不易,世间万物的变化也有相似的规律。
难以学到堆积如山的学问,不要徒然写下满篇空洞的文字。
晚年看到子孙的成长,我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又是何等模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通过对比来表达人生短暂和自然规律恒久的哲理。开篇“老蚌吸秋月”与“饥鹰号朔风”两句,以动人的意象展现了季节更迭中的生命力度,既有老蚌在月下悠然自得,又有饥鹰在北风中悲鸣,显示出生存的艰辛和生命力的不屈。
接着“人生根蒂少,物理短长同”两句,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哲思。人生的根基渺小,易逝而去,而自然界的事理却是永恒且公正的,短暂与长久并存,形成鲜明对比。
“难学累累印,休书咄咄空”两句,或许是在反映诗人对于知识和功名的态度。累累的印章象征着繁杂的世事,而“休书咄咄空”则像是诗人在表达对那些繁文缛节、徒劳无益之事的淡然。
最后两句“馀年见儿态,若个白头翁”,则是诗人从个人生命周期出发,对比了曾经的孩童时期和如今的老态。这个对比不仅强化了时间流逝的人生体验,也映照出了诗人的心境——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状况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哲思,展开了一幅关于生命、时光和自然永恒性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