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然轻鲁国,不复梦周公
出处:《登东山小鲁》
宋 · 刘攽
惟昔宣尼氏,登山俯大东。
隘然轻鲁国,不复梦周公。
洙泗秋毫外,龟蒙聚米中。
浮埃殊扰扰,斗蚁竟匆匆。
游观情应类,临河事不同。
岂将千乘富,一换舞雩风。
隘然轻鲁国,不复梦周公。
洙泗秋毫外,龟蒙聚米中。
浮埃殊扰扰,斗蚁竟匆匆。
游观情应类,临河事不同。
岂将千乘富,一换舞雩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的《登东山小鲁》。诗中以孔子登山远眺,感叹鲁国的狭隘与梦想的遥远为引子,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惟昔宣尼氏,登山俯大东”,借孔子登山俯瞰大地的场景,寓意着古代圣贤对于广阔世界的洞察与思考。接着,“隘然轻鲁国,不复梦周公”两句,通过对比孔子对鲁国的轻视和不再梦想周公的转变,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理想的失落。
“洙泗秋毫外,龟蒙聚米中”描绘了孔子在洙泗流域的教化与龟蒙山中的隐居生活,强调了教育与修行的重要性。而“浮埃殊扰扰,斗蚁竟匆匆”则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世间的纷扰与忙碌,与前文孔子的宁静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游观情应类,临河事不同”表达了诗人对孔子游历观览与临水之事的不同感受,暗示了人生经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岂将千乘富,一换舞雩风”则是对孔子追求精神富足而非物质财富的赞颂,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视道德修养和理想境界的价值取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孔子生平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批判,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眼光和人文关怀,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