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枉多病,此后鲜疏名
出处:《逢吕上山人》
唐 · 刘得仁
尘里正愁老,相逢眼益明。
从前枉多病,此后鲜疏名。
古柏今收子,深山许事兄。
长生如有分,愿逐到蓬瀛。
从前枉多病,此后鲜疏名。
古柏今收子,深山许事兄。
长生如有分,愿逐到蓬瀛。
注释
尘里:世俗之中。老:衰老。
相逢:相遇。
眼:眼睛。
益:更加。
枉:徒然。
多病:经常生病。
鲜:少。
疏:减少。
名:名声。
古柏:古老的柏树。
子:果实。
事:学习。
兄:隐士。
长生:长生不老。
如:如果。
有分:有机会。
蓬瀛:蓬莱和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仙岛。
翻译
在尘世中正为年华老去而忧虑,这次相遇让我眼神更加明亮。过去常常疾病缠身,今后希望能少些虚名浮躁。
古老的大柏树如今结出果实,我愿意向深山中的隐士学习。
如果真有长生不老的机会,我愿意跟随他们去那仙境蓬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生活态度。"尘里正愁老,相逢眼益明"表达了诗人在尘世中感受到的忧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深,同时与朋友相遇时,彼此之间的理解和认识也更加深刻。"从前枉多病,此后鲜疏名"则是说过去可能因各种杂事牵绊而感到劳累,但未来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纷扰,过上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
"古柏今收子,深山许事兄"中的“古柏”象征着长寿和坚韧,而“收子”则暗示了果实成熟后的丰硕与圆满。诗人希望在深山中与兄弟一样的朋友共同度过简单而平静的事务。
最后,"长生如有分,愿逐到蓬瀛"表达了对长寿的渴望,并且愿意追随自然界中那些不受世俗羁绊的生物,如蓬草,达到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归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洁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