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盻出林翮,遐哉不可攀
出处:《云峰隐居》
明 · 符锡
妍彼湖上峰,白云濩其端。
好风忽相逐,暂往辄来还。
达士美幽荫,逝将此盘桓。
时耕亦以读,得趣仍忘餐。
日月自相促,山中有馀閒。
仰盻出林翮,遐哉不可攀。
何如一觞酒,坐对白云酣。
好风忽相逐,暂往辄来还。
达士美幽荫,逝将此盘桓。
时耕亦以读,得趣仍忘餐。
日月自相促,山中有馀閒。
仰盻出林翮,遐哉不可攀。
何如一觞酒,坐对白云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美好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雾缭绕的山峰与清澈宁静的湖水相互映衬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妍彼湖上峰,白云濩其端",开篇即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水交融的画面,湖面上的山峰在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秀丽。
接着,诗人描述了清风与白云的互动,以及这种自然现象给隐士带来的愉悦和自由感:"好风忽相逐,暂往辄来还。" 这种随风而动、自由自在的状态,与隐士追求的精神世界不谋而合。
"达士美幽荫,逝将此盘桓。时耕亦以读,得趣仍忘餐。" 描述了隐士在幽静的环境中耕作、读书的生活状态,他们享受着自然的乐趣,甚至忘记了吃饭,体现出对精神生活和自然美的深深热爱。
"日月自相促,山中有馀閒。" 这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隐士内心的宁静,尽管外界的时间在不断推移,但隐士在山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闲适与宁静。
最后,诗人以"仰盻出林翮,遐哉不可攀。何如一觞酒,坐对白云酣。" 结尾,表达了对自由与超然境界的向往,同时也邀请读者一同沉浸在这样的诗意生活中,与白云共饮,体验那份超脱世俗的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隐士生活的刻画,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追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