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长水三尺,倒漂梅一株
出处:《雨后子文伯庄二弟相访同游东园》
宋 · 杨万里
北阮稀相见,东园肯到无。
鞋留沙迹浅,扇答雨声疏。
新长水三尺,倒漂梅一株。
炊烟起山崦,好个晚村图。
鞋留沙迹浅,扇答雨声疏。
新长水三尺,倒漂梅一株。
炊烟起山崦,好个晚村图。
注释
北阮:指北方或远方。稀:少。
相见:见面。
东园:东方的园林或庭院。
肯:愿意。
到:去。
鞋:鞋子。
沙迹:沙土痕迹。
浅:浅浅的。
扇:扇子。
答:回应。
雨声:雨的声音。
新长:新近上涨。
水三尺:水位上升三尺。
倒漂:倒映。
梅:梅花。
一株:一棵。
炊烟:做饭时产生的烟雾。
起:升起。
山崦:山脚。
好个:真是。
晚村图:傍晚的村庄景色。
翻译
在北方很少能见到你,东园我是否还能拜访。鞋子上沾着浅浅的沙痕,扇子摇动回应稀疏的雨声。
新近涨起的水位有三尺高,倒映出一株梅花。
山脚下升起袅袅炊烟,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傍晚村庄画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情表达。开篇“北阮稀相见,东园肯到无”两句,设置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境,像是邀友漫步于未经修剪的荒野与园中。
接下来的“鞋留沙迹浅,扇答雨声疏”描绘了细雨过后的场景。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脚下的沙地留下浅浅的足迹,而手中的扇子轻轻摇曳,与远处传来的雨声相呼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悦的氛围。
“新长水三尺,倒漂梅一株”则是对雨后景象的具体描绘。细雨洗涤后,小溪水涨至三尺深,甚至能让岸边的一枝梅花倒映在水中,这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致捕捉。
“炊烟起山崦,好个晚村图”两句则拉开了画面,将视线从近景推向远处。炊烟在山峦间升腾,是乡村生活的一种平和写照,这样的场景构成了一个美好的晚村图景。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周遭环境的细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