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脱叶忽添林际月,断钟还忆水边僧全文

脱叶忽添林际月,断钟还忆水边僧

明末清初 · 何巩道
潮入高窗雨入灯,久抛双屐与孤藤。
独游南海秋时别,却忆西樵雪里登。
脱叶忽添林际月,断钟还忆水边僧
读书床在江楼畔,绿尽残苔知几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行走在南海的秋天,与西樵山的雪景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换与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首句“潮入高窗雨入灯”,以潮水涌入高窗、雨水滴入灯火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切感受。

“久抛双屐与孤藤”一句,通过描述诗人长时间远离日常行装(双屐)与陪伴的孤藤,进一步强调了他远离尘嚣、独自探索自然的状态,同时也隐含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当前自由自在生活的珍惜。

“独游南海秋时别,却忆西樵雪里登”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南海的秋景与西樵山的冬雪景象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不同季节、不同地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回忆,以及对自然四季更替的感慨。

“脱叶忽添林际月,断钟还忆水边僧”描绘了落叶飘零为月色增添了一抹凄美,断续的钟声唤起了诗人对水边僧侣的回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最后一句“读书床在江楼畔,绿尽残苔知几层”则将读者引向诗人的内心世界,读书的床榻位于江楼之畔,绿苔覆盖,暗示着诗人在此处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通过读书与自然的结合,达到了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繁华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