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听法双峰空耸耳,老禅惟要一言无全文

听法双峰空耸耳,老禅惟要一言无

出处:《题讷庵
宋 · 王十朋
休论摩诘与文殊,试把庵名扣大儒。
君子于言端欲讷,贤人终日只如愚。
乐山自昔称仁者,利口由来恶啬夫。
听法双峰空耸耳,老禅惟要一言无

鉴赏

这首诗《题讷庵》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讷”这一主题,巧妙地探讨了君子之德与言行之间的关系。

首联“休论摩诘与文殊,试把庵名扣大儒。”以佛教中的两位高僧摩诘(即王维)和文殊为引子,暗示庵名“讷”的深意,同时将话题转向对大儒的思考,引出下文对“讷”的品德的探讨。

颔联“君子于言端欲讷,贤人终日只如愚。”强调了君子在言语上的谨慎与迟钝,即“讷”,认为真正的君子在言谈上应避免轻率,而贤人则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如同愚人一般,不轻易发表意见,这体现了对内敛与智慧的深刻理解。

颈联“乐山自昔称仁者,利口由来恶啬夫。”通过“乐山”与“利口”两个形象的对比,前者象征着仁慈与宽容,后者则代表了尖酸刻薄。这里通过“乐山”自古以来被尊称为仁者的例子,与“利口”容易招致恶名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讷”的正面价值。

尾联“听法双峰空耸耳,老禅惟要一言无。”以“双峰”象征佛法的高深,通过“空耸耳”描绘了聆听佛法时内心的震撼与敬畏。最后,“老禅惟要一言无”则点明了真正的智慧与修为往往在于言辞的节制,甚至有时沉默也是一种力量,表达了对“讷”的最高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讷”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君子之德的深刻理解,也蕴含了对人生智慧与修为的深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