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叶尽鸟未散,道路风多人更稀
出处:《首尾吟 其七十七》
宋 ·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十月时。
寒日无光天色远,阴云不动柳丝垂。
园林叶尽鸟未散,道路风多人更稀。
满目时光口难道,尧夫非是爱吟诗。
寒日无光天色远,阴云不动柳丝垂。
园林叶尽鸟未散,道路风多人更稀。
满目时光口难道,尧夫非是爱吟诗。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爱吟诗:热爱写诗。
十月时:秋季,古人以农历十月为深秋。
寒日:寒冷的太阳。
阴云:阴沉的云彩。
柳丝垂:形容柳树在秋风中的飘摇。
园林叶尽:园林里的树叶都落完了。
道路风多:路上刮着大风。
时光:指秋天的景色。
翻译
欧阳修并非只爱写诗,写诗是他十月份的生活常态。寒冷的日子没有阳光,天空显得格外遥远,乌云静止不动,只有柳条低垂。
园林中树叶落尽,但鸟儿还未全部飞散,道路上风大,行人更是稀少。
满眼所见都是这秋景,怎能说欧阳修只是爱写诗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第七十七首,邵雍以诗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景象的观察。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不是单纯为了写诗而写诗,而是诗源于他的生活体验。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色:寒日无光,天色显得遥远;阴云低垂,柳丝静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园林叶尽鸟未散”写出了秋意渐浓,树叶凋零,但鸟儿仍未离去,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活力。而“道路风多,人更稀”则描绘了行人稀少,秋风吹过空荡的道路,增添了季节的萧瑟感。最后,诗人以“满目时光口难道,尧夫非是爱吟诗”作结,强调他所写的诗并非随意之作,而是对眼前时光的感慨和领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自我表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