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山荒草际,登拜一沾襟
出处:《登王丈墓》
明 · 边贡
磊落王夫子,消沉岁月深。
墓田馀数柳,书屋有孤琴。
挂剑千秋恨,通家百世心。
暮山荒草际,登拜一沾襟。
墓田馀数柳,书屋有孤琴。
挂剑千秋恨,通家百世心。
暮山荒草际,登拜一沾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名为王夫子的先贤之墓的追思与缅怀之情。首句“磊落王夫子”以“磊落”二字形容其人格的高洁与坦荡,点出王夫子的非凡品质。接着,“消沉岁月深”则暗示王夫子虽已逝去,但其影响深远,岁月的流逝并未磨灭人们对他的记忆。
“墓田馀数柳,书屋有孤琴”两句,通过墓地旁的几株柳树和书屋中的一把孤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象征着王夫子生前的文人风骨和对知识的热爱。柳树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哀愁,而孤琴则暗示了王夫子的孤独与寂寞,以及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挂剑千秋恨,通家百世心”表达了对王夫子未竟事业的遗憾与怀念,以及对其家族世代传承精神的敬仰。挂剑之事多见于古代传说,此处借以表达对王夫子遗志未酬的感慨。通家则指世代交好、情谊深厚的家族关系,体现了王夫子在社会中的广泛影响力和深厚的人脉。
最后,“暮山荒草际,登拜一沾襟”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傍晚时分,山色苍茫,荒草丛生,诗人登临王夫子之墓,心中充满哀伤,泪水不禁滑落。这一句不仅渲染了哀悼的气氛,也表达了诗人对王夫子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夫子墓地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王夫子生平事迹的简要回顾,成功地传达了对这位先贤的崇敬与哀思,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逝者缅怀的传统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