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同海燕家长寄,日与河鱼夜并开
出处:《岁暮有作》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死前生后事无涯,只系皇天不系才。
得酒直须千日卧,摊书空过十年来。
身同海燕家长寄,日与河鱼夜并开。
深掩柴门对童稚,一冬飞尽故园梅。
得酒直须千日卧,摊书空过十年来。
身同海燕家长寄,日与河鱼夜并开。
深掩柴门对童稚,一冬飞尽故园梅。
鉴赏
这首诗《岁暮有作》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其深沉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死、才华、时间、生活琐事以及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首联“死前生后事无涯,只系皇天不系才”开篇即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控。诗人认为,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人生中的种种经历都是无穷无尽的,而这些都只能归因于命运的安排,而非个人才华所能决定。这种对命运的感慨,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颔联“得酒直须千日卧,摊书空过十年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主张在得到美酒时,应尽情享受,甚至可以沉醉其中,仿佛要与世隔绝,度过千日之久。同时,对于书籍,他则认为即便花费十年的时间去阅读,也可能会徒劳无功,暗示了对知识获取过程的反思。
颈联“身同海燕家长寄,日与河鱼夜并开”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海燕和河鱼,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漂泊不定和时间的流逝。海燕象征着随波逐流的生活状态,而河鱼则代表了时间的流逝,日夜交替,岁月如梭。
尾联“深掩柴门对童稚,一冬飞尽故园梅”则转向了家庭和自然的温馨画面。诗人选择在深冬时节,远离尘嚣,与家人共度时光,面对着窗外逐渐凋零的梅花,表达了对亲情和自然美的珍惜与向往。这一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是对简单生活的一种追求和赞美。
整体而言,《岁暮有作》通过对生死、才华、时间、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诗中既有对命运的无奈,也有对生活真谛的追寻,以及对家庭与自然的深情眷恋,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人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