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西湖早得秋,二年归思与迟留
出处:《寄侍读苏尚书》
宋 · 陈师道
六月西湖早得秋,二年归思与迟留。
一时宾客馀枚叟,在处儿童说细侯。
经国向来须老手,有怀何必到壶头。
遥知丹地开黄卷,解记清波没白鸥。
一时宾客馀枚叟,在处儿童说细侯。
经国向来须老手,有怀何必到壶头。
遥知丹地开黄卷,解记清波没白鸥。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寄侍读苏尚书》,描绘了西湖六月早秋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友人苏尚书的思念之情。首句"六月西湖早得秋",写出了西湖的气候异常,提前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期盼。
"二年归思与迟留",表达了诗人已经离开西湖两年,心中充满了归乡的思念,但又因为各种原因未能立即回去,流露出一种矛盾的情绪。"一时宾客馀枚叟,在处儿童说细侯",通过他人对苏尚书的怀念,侧面烘托出苏尚书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
"经国向来须老手,有怀何必到壶头",诗人认为治理国家需要经验丰富的人才,而苏尚书正是这样的人物,即使身在远方,他的智慧和情怀也足以影响他人。"遥知丹地开黄卷,解记清波没白鸥",想象苏尚书在京城读书的场景,清波荡漾中,白鸥飞翔,展现了他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学问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苏尚书的深深敬仰和思念,同时也寓含了对治国理政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