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处沾妆污,何年灭履綦
出处:《西施浣纱篇》
唐 · 宋之问
西施旧石在,苔藓日于滋。
几处沾妆污,何年灭履綦?岸花羞慢脸,波月敩嚬眉。
君将花月好,来比浣纱时。
几处沾妆污,何年灭履綦?岸花羞慢脸,波月敩嚬眉。
君将花月好,来比浣纱时。
注释
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以美貌著称。旧石:指西施过去浣纱时所用或所倚之石。
苔藓:一种生于潮湿环境中的植物,此处形容石上岁月痕迹。
沾妆污:比喻西施美丽影响之深,以至于石头似乎也沾染了她的妆容。
灭履綦:履綦指鞋带,这里引申为西施不在的久远时间。
岸花:河岸边的花。
羞慢脸:花儿因自愧不如西施之美而显得缓慢开放,有羞涩之意。
波月:水面上的月光,波光粼粼中的月亮。
敩嚬眉:效仿,学习;嚬眉,皱眉,这里形容月影形态似西施颦眉。
花月好:花好月圆,美好的景色,比喻美好时光或情境。
浣纱时:西施在河边浣纱的时光,象征其青春美貌之时。
翻译
西施曾经洗衣的石头仍在,上面的苔藓日复一日地滋长。多少地方沾染了她的妆容尘埃,又是哪一年,她不再穿着那鞋履前来?
河岸边的花朵也羞愧于自己缓慢绽放的容颜,水中的月影仿佛也在模仿她蹙眉的样子。
你把这花好月圆的美好时光,拿来与西施浣纱时相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溪边浣纱的情景,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限留恋。诗中西施旧石、苔藓日滋,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沾妆污处、灭履綦年的提问,则透露出时间流逝带来的哀愁。岸花羞慢脸和波月敩嚬眉,更增添了一份女性的柔美与矜持。
"君将花月好,来比浣纱时"这一句,则是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和邀请,希望能够重返那段美好的时光。整首诗语言婉约,意境深远,展示了古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深情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