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若过扶桑定相待,我欲乘槎浮东海全文

若过扶桑定相待,我欲乘槎浮东海

出处:《寄赠张隐君
明 · 刘崧
仙人身著紫绮裘,昨者来自南陵州。
南陵之山高百尺,中有叠嶂之危楼。
烟光涌翠当碧落,石瀑飞嶂鸣清秋。
庾公谢朓招不起,至今山水令人愁。
飘然戏笙鹤,南过三湘去。
落日下洞庭,长歌揽巫楚。
楚王台榭杳霭间,青鸟飞去何时还。
三十六天朱陵洞,七十二峰南岳山。
娟娟绿萝裳,袅袅临流女。
倏忽如飘风,白波愁日暮。
重华之琴不复鼓,灵瑟年年泣秋雨。
仙人自是留侯徒,口诵黄石相传书。
左按钧天之广乐,右接奇肱之飞车。
鱼龙掀舞明月下,坐使千古成须臾。
我思仙人碧云里,再拜扬言惭仰视。
瑶草春香石洞霞,白榆夜浸天河水。
天河水流无尽时,织女秋鬓应成丝。
若过扶桑定相待,我欲乘槎浮东海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寄赠张隐君》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首句“仙人身著紫绮裘”,以华丽的服饰烘托出仙人的神秘与超凡。接下来通过“南陵之山”和“叠嶂危楼”的描绘,展现出山川的壮丽和仙人居所的奇特。烟光、石瀑、清秋等意象,营造出空灵而宁静的氛围。

“庾公谢朓招不起”引用了两位历史人物,暗示仙人超脱尘世的逍遥。随后,“飘然戏笙鹤”至“长歌揽巫楚”描述了仙人悠然自在的生活,游历于湘江和洞庭湖,仿佛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

“楚王台榭”至“七十二峰南岳山”则借楚王和南岳山的传说,进一步渲染仙人所处的神话世界。接下来,诗人笔触细腻,写到绿萝、流水、仙女和月色,展现出仙人生活的诗意与神秘。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仙人的仰慕和期待,表示自己愿在仙境中与仙人相会,体现了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仙人生活的想象和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