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速朽都无恨,化作瑶葩亦见才
出处:《送王处士灵柩归祔锡山先茔》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沈湎何曾日举杯,殷勤荷锸越王台。
疏狂岂必青蝇吊,卑湿何劳子服来。
夷惠半生虚白首,彭殇一笑总黄埃。
文章速朽都无恨,化作瑶葩亦见才。
疏狂岂必青蝇吊,卑湿何劳子服来。
夷惠半生虚白首,彭殇一笑总黄埃。
文章速朽都无恨,化作瑶葩亦见才。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送王处士灵柩归祔锡山先茔(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思与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首联“沈湎何曾日举杯,殷勤荷锸越王台”描绘了主人公在王处士去世后,以酒祭奠,以铲土为仪式,表达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和敬意。这里运用了“沈湎”、“举杯”、“殷勤”、“荷锸”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悼念场景,同时也暗示了王处士生前的生活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方式。
颔联“疏狂岂必青蝇吊,卑湿何劳子服来”则进一步探讨了对生死的看法。通过“疏狂”与“青蝇吊”、“卑湿”与“子服来”的对比,表达了对传统悼念方式的反思,认为真正的悼念不在于形式上的庄重或世俗的礼节,而在于内心深处的真诚与理解。
颈联“夷惠半生虚白首,彭殇一笑总黄埃”引用了古代哲学家的观点,将王处士的一生比作“夷惠”(指隐士和贤人)的半生,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最终都化为了“黄埃”,即尘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这一联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尾联“文章速朽都无恨,化作瑶葩亦见才”则是对王处士才华的肯定。即使他的文章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被遗忘,但他的才华如同“瑶葩”(珍贵的花朵),依然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永存。这既是对逝者才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积极解读,即即使生命有限,但通过创造和贡献,可以留下不朽的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王处士生平的追忆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颂,表达了对生命、死亡、艺术与存在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