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列圣孙谋远,流福人间酿太平
出处:《太庙致斋》
宋 · 洪咨夔
风雨残春晚作晴,宝山深静勃鸠鸣。
云收翠戟龙文润,日透金铺兽面明。
蚕出火时桑正沃,秧抽颖处麦还成。
在天列圣孙谋远,流福人间酿太平。
云收翠戟龙文润,日透金铺兽面明。
蚕出火时桑正沃,秧抽颖处麦还成。
在天列圣孙谋远,流福人间酿太平。
注释
晚作晴:傍晚转晴。宝山:指名贵或仙境般的山。
勃鸠鸣:布谷鸟的鸣叫,象征春天的到来。
翠戟:绿色的兵器,可能指装饰有龙纹的武器。
金铺:金色的装饰物。
麦还成:小麦即将丰收。
孙谋远:圣贤后代深思长远的策略。
酿太平:酿造太平盛世。
翻译
雨后傍晚天气转晴,宝山深处传来布谷鸟的叫声。云雾散去,青翠的兵器上龙纹显得更加润泽,阳光透过金色的装饰物,显得明亮。
正当蚕儿在炽热中孵化,桑叶正肥沃,稻秧抽出新穗,小麦也将成熟。
在天上的圣贤们深思远虑,他们的智慧如同阳光普照人间,带来和平与繁荣的酒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太庙致斋》,通过对春雨过后天气转晴、宝山宁静、鸟鸣、云彩与阳光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翠戟龙文润"和"金铺兽面明"运用了华丽的辞藻,描绘了庙宇周围的庄重与神圣。诗人接着以农事为例,赞美了时节适宜,蚕事兴旺,麦子丰收,寓意着皇恩浩荡,百姓安居乐业。最后两句"在天列圣孙谋远,流福人间酿太平"表达了对祖先智慧的敬仰以及对盛世的期盼,希望帝王的智慧能带给人民长久的和平与繁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国泰民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