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为一时赏,莫与众芳伦
出处:《淮西庙梅花独此处有之》
宋 · 刘敞
荏苒江南村,芬菲腊后春。
逾淮翻不变,映雪已争新。
侠骨香惊俗,冰肤冷照邻。
定非随驿使,直恐谪仙人。
闻笛空含怨,看图恨失真。
应为一时赏,莫与众芳伦。
逾淮翻不变,映雪已争新。
侠骨香惊俗,冰肤冷照邻。
定非随驿使,直恐谪仙人。
闻笛空含怨,看图恨失真。
应为一时赏,莫与众芳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乡村中腊月过后的一片春色,着重描绘了淮河两岸梅花的独特风姿。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梅花的香气、色泽、气质以及它与世俗、邻人的对比,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联“荏苒江南村,芬菲腊后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江南乡村的宁静,腊月之后的春天,万物复苏,花香四溢。接着,“逾淮翻不变,映雪已争新”则强调了淮河两岸梅花的独特之处,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它们依然保持自己的风貌,即使在雪中也显得格外鲜艳。
“侠骨香惊俗,冰肤冷照邻”进一步刻画了梅花的个性,它的香气让世俗为之惊叹,而其冰清玉洁的外表则照亮了周围的环境,与邻近的事物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赋予梅花以人格化的特质,使其成为一种超越世俗的存在。
“定非随驿使,直恐谪仙人”则表达了对梅花身份的猜测,认为它既不是随同使者传播的普通之物,也不仅仅是凡间的花朵,更像是被贬谪的仙人,拥有超凡脱俗的气质。
最后,“闻笛空含怨,看图恨失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欣赏之情,即使听到笛声中的哀怨,看到画中的梅花也无法完全传达其真实之美。这反映了诗人对梅花独特魅力的深刻感受和对其无法完全捕捉到的遗憾。
“应为一时赏,莫与众芳伦”则点明了梅花的独特地位,它不应与普通的花卉相提并论,而是值得人们特别欣赏的对象。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