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看此幅谁所摹,人言誇官本,我道登瀛图
出处:《登瀛图》
明 · 孙承恩
长安旭日光曈昽,黄金之宫五云中。
和风骀荡春融融,六街三市人丛丛。
千家启高门,十里飘香尘。
绿杨红杏蒸如云,行人快睹三郎君。
郎君马上好丰采,此时见者谁不爱。
宫袍初着裁制新,唐巾样古流风在。
武夫执盖前导行,徙御肃穆无哗惊。
垂鞭亸袖貌闲雅,頫仰意态春风生。
萧萧如闻骢马鸣,调良亦似知人情。
后从者谁大京兆,纷前拥后真光荣。
即看此幅谁所摹,人言誇官本,我道登瀛图。
三郎君者孰姓氏,有美李子张与胡。
秀发山川尽英彦,良工笔下开生面。
九州四海莽寥阔,恍惚图中一朝见。
同升之义非偶然,侈恩纪盛誇当年。
岂惟睽违代瞻对,还使异日儿孙传。
吁嗟人生赋命有穷达,致身如此宁非杰。
亦知温饱非雅意,更有远大事业希前哲。
和风骀荡春融融,六街三市人丛丛。
千家启高门,十里飘香尘。
绿杨红杏蒸如云,行人快睹三郎君。
郎君马上好丰采,此时见者谁不爱。
宫袍初着裁制新,唐巾样古流风在。
武夫执盖前导行,徙御肃穆无哗惊。
垂鞭亸袖貌闲雅,頫仰意态春风生。
萧萧如闻骢马鸣,调良亦似知人情。
后从者谁大京兆,纷前拥后真光荣。
即看此幅谁所摹,人言誇官本,我道登瀛图。
三郎君者孰姓氏,有美李子张与胡。
秀发山川尽英彦,良工笔下开生面。
九州四海莽寥阔,恍惚图中一朝见。
同升之义非偶然,侈恩纪盛誇当年。
岂惟睽违代瞻对,还使异日儿孙传。
吁嗟人生赋命有穷达,致身如此宁非杰。
亦知温饱非雅意,更有远大事业希前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皇帝朱由检(即三郎君)出行的壮观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的威仪与气派。诗中以长安的朝阳为背景,描绘了皇宫的辉煌与春天的生机,以及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通过描述皇帝的服饰、仪仗队的布置以及随行官员的尊贵,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庄重与威严。
诗中特别提到皇帝的装束新颖且具有古风,以及随行的护卫队伍的肃穆,这些细节都体现了皇家出行的规格与秩序。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皇帝的仪态举止,如“垂鞭亸袖貌闲雅”,表现了其从容不迫的风度,以及与随行人员之间的和谐互动,如“调良亦似知人情”。
诗的最后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皇帝及其随行官员才能与功绩的赞赏,认为他们的成就并非偶然,而是对国家繁荣与恩泽的贡献。同时,诗人也暗示了这种成就将被后代铭记,成为历史上的佳话。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皇家出行的场景,也蕴含了对皇帝及其随行官员能力与贡献的肯定,以及对历史传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