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习律令,何暇窥皇坟
出处:《和君倚藤床十二韵》
宋 · 司马光
嗟予仕京府,谋禄非谋身。
岂徒劳百骸,消铄侵天真。
所畏旷官诛,敢辞从事勤。
朝讯狱中囚,暮省案前文。
虽有八尺床,初无偃息痕。
比归暂解带,日没轩窗昏。
援枕未及就,扑面愁飞蚊。
未能习律令,何暇窥皇坟。
夫君天才秀,明颍排纠纷。
右曹况清简,剸裂奚足云。
未遇且坚卧,逢时将致君。
行当起经济,膏沐醒吾人。
岂徒劳百骸,消铄侵天真。
所畏旷官诛,敢辞从事勤。
朝讯狱中囚,暮省案前文。
虽有八尺床,初无偃息痕。
比归暂解带,日没轩窗昏。
援枕未及就,扑面愁飞蚊。
未能习律令,何暇窥皇坟。
夫君天才秀,明颍排纠纷。
右曹况清简,剸裂奚足云。
未遇且坚卧,逢时将致君。
行当起经济,膏沐醒吾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仕:做官。谋禄:追求俸禄。
旷官:空缺官职。
从事:处理公务。
狱中囚:监狱里的犯人。
八尺床:古代的标准床长。
比归:比较回家。
援枕:拿起枕头。
皇坟:皇帝的陵墓。
天才秀:天赋出众。
右曹:官职名,负责司法或文书工作。
剸裂:裁决、处理。
膏沐:比喻治理国家。
醒吾人:唤醒人民。
翻译
我为官在京都,求的是俸禄而非自身安岂止劳累身体,还侵蚀着青春真
我畏惧的是空缺官职的责罚,怎敢推辞忙碌事务
早晨审问狱中的犯人,傍晚批阅公文案牍
即使有八尺大床,却从未有过休息的痕迹
回家稍事放松,天黑了窗户也昏暗
刚拿起枕头还未躺下,又烦恼蚊子扑面
尚未熟习法律条文,哪有闲暇去探皇家陵墓
你的才华出众,聪明能解决纷争
右曹职位清廉简约,处理事务无需多言
未逢良机暂且隐忍,一旦时机来临定要辅佐君王
将来定会担当起治国重任,用你的光芒唤醒世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京城做官的生活状态,以及对现实不满和理想的渴望。诗中“谋禄非谋身”表明作者虽在仕途,但心系国家和百姓之福祉,不仅仅是个人功名利禄。"岂徒劳百骸,消铄侵天真"则表现出对官场琐屑、耗费精力而不接近本真的哀叹。
诗中还描写了作者的工作压力和生活状况,如“朝讯狱中囚,暮省案前文”显示了日理繁冗的司法文书工作;"虽有八尺床,初无偃息痕"则说明了作者虽然有休息之地,却难以得到片刻安宁。"援枕未及就,扑面愁飞蚊"更形象地表达了夜不能寐的烦躁。
接下来的“夫君天才秀,明颍排纠纷”和“右曹况清简,剸裂奚足云”是对理想官员形象的描绘,体现出作者对于理想政绩的向往。最后,“未遇且坚卧,逢时将致君。行当起经济,膏沐醒吾人”则表达了对未来政策和行动的期待,以及希望唤醒沉睡中的国人。
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表露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生涯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与理想差距的无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