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昔日浣纱津,石上青苔思杀人
出处:《西施石》
唐 · 楼颖
西施昔日浣纱津,石上青苔思杀人。
一去姑苏不复返,岸旁桃李为谁春。
一去姑苏不复返,岸旁桃李为谁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西施:古代美女的名字,这里代指美女。浣纱津:浣纱的地方,古代女子常在此洗衣。
石上青苔:长在石头上的绿色苔藓,象征岁月和静寂。
思杀人:形容青苔的生长仿佛带着深深的哀愁。
姑苏:古地名,今江苏苏州。
不复返:不再回来。
岸旁桃李:岸边的桃花和李花,象征美好的春色。
为谁春:为谁盛开,暗示了西施离去后景色的无人欣赏。
翻译
昔日西施在浣纱溪边洗涤衣物溪边石头上的青苔仿佛也在思念她的离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施的凄美与悲凉,开篇即以浣纱津和石上青苔勾勒出古人对美女西施的记忆和联想。西施,历史上的美女,以色惑乱吴国,为后世所传颂。但在这首诗中,她的美丽与青苔、杀人联系起来,显示了作者对于权力斗争下悲剧命运的深刻感慨。
"一去姑苏不复返" 句表达出西施永远离开了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给人以无尽的哀愁。"岸旁桃李为谁春"则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让读者感受到即便是美好的季节和景致,也已与这位美女无关,徒增落寞。
整首诗通过对西施故事的提炼,抒发了对过往美好而不可挽回的哀叹,以及对于权势斗争中个人悲剧命运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循环与人类短暂情感之间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