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长江日夜急,羽书匹马东西驰
出处:《二月五日》
明 · 宗臣
今年春事何太迟,二月五日寒如丝。
细雨忽见芳草色,晴云犹护梅花枝。
鼓吹长江日夜急,羽书匹马东西驰。
天时人事且如此,忍向青山歌紫芝。
细雨忽见芳草色,晴云犹护梅花枝。
鼓吹长江日夜急,羽书匹马东西驰。
天时人事且如此,忍向青山歌紫芝。
鉴赏
这首诗《二月五日》由明代诗人宗臣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与情感。
首句“今年春事何太迟”,诗人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春天来得较晚的感慨,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期待。接着,“二月五日寒如丝”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也形象地描绘了初春时节寒冷依旧的景象,寒气如同细丝般缠绕,给人以冷冽之感。
“细雨忽见芳草色,晴云犹护梅花枝”两句,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细雨过后,芳草初露生机,而晴空中的云彩似乎还在守护着枝头的梅花,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寓意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鼓吹长江日夜急,羽书匹马东西驰”则转向了对时局的隐喻。长江日夜奔腾,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而“羽书匹马东西驰”则可能暗指战事频繁,反映了动荡的时代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最后,“天时人事且如此,忍向青山歌紫芝”两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相结合,表达了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即使心中有诸多感慨,也不愿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里的“青山”与“紫芝”既是自然美景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宁静与超脱的寄托。
综上所述,《二月五日》一诗通过对早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局的隐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生命、自然与理想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