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鹤声声远,愁云处处同
出处:《别袁昌州诗二首》
南北朝 · 江总
客子叹途穷,此别异西东。
关山嗟坠叶,歧路悯征蓬。
别鹤声声远,愁云处处同。
关山嗟坠叶,歧路悯征蓬。
别鹤声声远,愁云处处同。
注释
客子:异乡人,游子。叹:感叹。
途穷:前路艰难,无路可走。
此别:这次离别。
异西东:比喻彼此分离,各奔东西。
关山:泛指重重山关。
嗟:叹息。
坠叶:落下的树叶,比喻衰败之景。
歧路:岔路口,引申为人生的选择或困境。
悯:同情。
征蓬:随风飘荡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别鹤:离群的鹤,比喻离别的伴侣或朋友。
声声远:声音渐渐远去。
愁云:象征忧愁的云彩。
处处同:到处都一样,表示愁绪普遍而浓厚。
翻译
异乡游子感叹前路艰难,此次离别后各奔东西。感叹关山之间落叶飘零,同情歧路上的飞蓬无依。
离群的鹤鸣声声远去,愁绪如云弥漫各处相同。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苦和对远方亲友深情思念的诗。开篇“客子叹途穷”两句,描绘了诗人作为旅途中的游子,对于道路的贫瘠与艰难感到叹息,同时也指出了这次离别与以往不同,是一次向西向东的长久分离。紧接着“关山嗟坠叶,歧路悯征蓬”两句,则通过关山和歧路的荒凉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旅途中凄清风光的感慨,以及对于行走在这条道路上时所遭遇的艰辛与孤独的怜悯。
“别鹤声声远”一句,以 鹤的叫声比喻离别的情感,声音越来越远,象征着情谊的渺茫和不易相守。最后,“愁云处处同”则通过云这一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相同的忧愁和思念,这种情感如同随处可见的云朵一般普遍而深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借助象征性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友情和离别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