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妄谓得,忽忽恨衰老
出处:《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一》
宋 · 苏辙
修己以安人,嗟古有此道。
平生妄谓得,忽忽恨衰老。
年来亦见用,何益世枯槁。
逡巡事朝谒,出入自媚好。
报君要得人,被褐信怀宝。
斯人何时见,即上归耕表。
平生妄谓得,忽忽恨衰老。
年来亦见用,何益世枯槁。
逡巡事朝谒,出入自媚好。
报君要得人,被褐信怀宝。
斯人何时见,即上归耕表。
注释
修己:自我修养。安人:使他人安宁。
妄谓:自以为。
衰老:年老。
见用:被任用。
世枯槁:世间困苦。
朝谒:朝见。
媚好:取悦他人。
报君:告知君主。
被褐:穿着粗布衣。
斯人:这样的人。
归耕:归隐田园。
翻译
修养自己来使他人安宁,感叹古代有这样的道路。一生自以为有所成就,却突然遗憾岁月匆匆,临近衰老。
近年来也得到一些任用,但对世间困苦有何帮助呢。
犹豫不决地参与朝政,出入之间只顾取悦他人。
告诉君主我追求的是人才,即使穿着粗布衣也怀揣珍贵的才能。
这样的人何时能出现,那时我就立即辞官归隐田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次韵诗,题目为《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一)》。诗人以陶渊明的饮酒主题为引,探讨了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他首先提到古人崇尚通过修身来泽及他人,但感叹自己年华老去,尽管近年来有些被任用,却未能真正为社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只是表面迎合。诗人表达了对仕途的反思,认为应当真心实意地为百姓谋福利,而不是仅仅为了取悦权贵。
他进一步表白,自己的理想是寻找像陶渊明那样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他们即使穿着简朴,内心却怀揣珍贵的德行。诗人期待这样的人能够出现,那时他将选择归隐田园,表达出对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苏辙对于道德与仕途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