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松湖乘雁归,酒乡近处一惊飞
出处:《次韵吴机宜》
宋 · 杨简
十里松湖乘雁归,酒乡近处一惊飞。
颇闻水月中泉石,笑我年来杖履稀。
颇闻水月中泉石,笑我年来杖履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十里松湖:形容湖面宽阔,松树成林。乘雁归:大雁南飞归巢。
酒乡:产酒的地方。
一惊飞:突然飞起来。
颇闻:常常听说。
水月:水中倒映的月亮,象征仙境或美景。
泉石:清澈泉水和奇形怪状的石头。
笑我:嘲笑我。
年来:近年来。
杖履稀:行走时需要依赖拐杖。
翻译
在十里长的松湖边,大雁归巢,我正巧路过酒乡,它们受惊飞起。我曾听说那水月中的泉石美景,笑我如今年事已高,行走不多,杖履稀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归途图景。开篇“十里松湖乘雁归”,通过“十里”这个量词,勾勒出一片广阔的松林湖泊,作者或许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乘着大雁(可能是比喻,指代轻快的步伐)缓缓返回。接下来的“酒乡近处一惊飞”,则透露出诗人在归途中偶遇酒乡,可能是由于意外的惊吓,使得原本平静的心绪被打乱。
第三句“颇闻水月中泉石”,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声的细腻感受。这里的“水月”指的是水中的倒影,与现实世界交织,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而“泉石”的声音,是大自然最原始的乐章,让人感到宁静与和谐。
最后一句“笑我年来杖履稀”,则流露出诗人的一种自嘲。杖履是古代隐士常用的行走工具,这里用以比喻诗人的隐居生活。而“年来”二字,则表明这是一种长久的状态。整句透露了一种对自己长时间缺乏行动和探索的自我调侃。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然与自嘲的情怀,是一首充满哲思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