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持鬓间丝,为问此何物
出处:《追和白乐天三月三十日作》
元 · 刘诜
人生天地间,行乐苦未毕。
陪欢与强笑,有似名无实。
新年如乍来,四序忽复一。
池痕乱微雨,檐翼语残日。
青山澹无言,风花杂徐疾。
笑持鬓间丝,为问此何物?
陪欢与强笑,有似名无实。
新年如乍来,四序忽复一。
池痕乱微雨,檐翼语残日。
青山澹无言,风花杂徐疾。
笑持鬓间丝,为问此何物?
鉴赏
这首诗《追和白乐天三月三十日作》由元代诗人刘诜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思考。
首句“人生天地间,行乐苦未毕”,开篇即道出了人生的短暂与追求快乐的不易,引人深思。接着,“陪欢与强笑,有似名无实”一句,以“陪欢”与“强笑”对比,揭示了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往往难以发自内心地享受欢乐,只是表面的应酬,缺乏真实的情感交流。
“新年如乍来,四序忽复一”则将时间的流逝比作新年的突然到来与四季轮回的迅速更迭,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与生命的短暂。接下来的“池痕乱微雨,檐翼语残日”描绘了雨后池塘水面波纹与夕阳下屋檐上鸟儿的对话,通过自然景象的细微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青山澹无言,风花杂徐疾”两句,以静谧的青山与随风飘散的花朵对比,表现了自然界中的平静与动态,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复杂多变。最后,“笑持鬓间丝,为问此何物?”诗人以自问的方式,将个人的思考延伸至对生命本质的探索,通过鬓间之丝这一细节,引发读者对于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性的独到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