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教两萧索,相对此江城
出处:《郡厅有树晚荣早凋人不识名因题其上》
唐 · 白居易
浔阳郡厅后,有树不知名。
秋先梧桐落,春后桃李荣。
五月始萌动,八月已凋零。
左右皆松桂,四时郁青青。
岂量雨露恩,沾濡不均平。
荣枯各有分,天地本无情。
顾我亦相类,早衰向晚成。
形骸少多病,三十不丰盈。
毛鬓早改变,四十白髭生。
谁教两萧索,相对此江城。
秋先梧桐落,春后桃李荣。
五月始萌动,八月已凋零。
左右皆松桂,四时郁青青。
岂量雨露恩,沾濡不均平。
荣枯各有分,天地本无情。
顾我亦相类,早衰向晚成。
形骸少多病,三十不丰盈。
毛鬓早改变,四十白髭生。
谁教两萧索,相对此江城。
注释
浔阳郡厅:古代的一个地名,现在的江西九江。不知名:不知道它的名字。
梧桐:一种落叶乔木。
桃李:桃树和李树,象征春天的花朵。
萌动:植物开始生长。
凋零:植物枯萎、凋谢。
松桂:松树和桂树,常绿树木。
早衰:早年衰老。
形骸:身体。
毛鬓:头发和鬓角。
白髭生:长出白胡子。
翻译
在浔阳郡的官署后面,有一棵树我叫不出名字。秋天它比梧桐更早落叶,春天它又比桃李更晚盛开。
五月才开始发芽生长,到了八月就已经凋谢。
它的周围都是松树和桂树,四季常绿,郁郁葱葱。
难以衡量雨露的恩泽,滋润并不均匀。
万物都有自己的命运,大自然原本就是无情。
看我也与它相似,早年衰弱晚年才有所成就。
身体从小多病,三十岁还未丰盈强壮。
头发早早变白,四十岁时已经满腮胡须苍白。
是谁让我们两个都如此萧瑟,相对在这座江边城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刻的生命哲理,通过对一棵不知名树木生长特性的观察,反映了人生的轨迹。诗中的树木秋天比梧桐先落叶,春天比桃李后荣,其生命力度过早晚,但最终在八月时便凋零了。这与人类的生老病死有着相似之处,都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而无法抗拒。
诗人通过树木的早衰晚成,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是多病不堪,三十岁还未丰盈,四十岁便已白发皆生。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生命无常,荣枯有时,天地不仁,但又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教会两种萧索(可能指的是树木或人的不同境遇)的相对存在,这里江城的景象似乎成为了生命无常和自然规律的见证。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短暂和自然力量的深刻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悲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