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经行白骨堆,中流失柁为心摧
出处:《发高沙 其三》
宋 · 文天祥
一日经行白骨堆,中流失柁为心摧。
海陵棹子长狼顾,水有船来步马来。
海陵棹子长狼顾,水有船来步马来。
注释
一日:有一天。经行:走过。
白骨堆:白骨堆积的地方。
中流:黄河中游。
失柁:失去舵。
心摧:心碎。
海陵:地名,指海陵王刘熙。
棹子:船夫。
长狼顾:总是警惕地环顾。
水有船来:看到水上有船。
步马来:想到马会来。
翻译
有一天我走过白骨堆积的地方,黄河失去了舵让我心碎。海陵的船夫总是警惕地环顾四周,看到水上有船就想到马会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废墟的图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后果的深刻忧虑。开篇“一日经行白骨堆”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死亡与毁灭的地方,白骨成堆,显示出战争所带来的惨烈景象。“中流失柁为心摧”,则是用水流失去舟楫来比喻内心的沮丧与动摇,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刻画,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不稳。
接着“海陵棹子长狼顾”中,“海陵”可能是指某地名,但在这里更多地成为了荒凉之地的代名词。而“棹子”即树木被砍伐后的残余,连同“长狼顾”,则是在描绘一幅凄凉而荒凉的景象,其中“长狼顾”更增添了一种危险与荒野相结合的氛围。
最后两句“水有船来步马来”是对前述景象的进一步扩展,原本应有的平静河流此刻变得异常繁忙,充满了急促的动态。这里的“船”和“马”,一方面可能是战争所需,一方面也可能是逃难之人,反映出战乱中人们的无序与恐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写,以及对自然现象的巧妙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争毁灭性后果的深切忧虑和对和平时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