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发少年狂,未省身已老
朝游渔樵社,晚入诗酒保。
不为名利缚,刚被花月恼。
时发少年狂,未省身已老。
强歌无馀欢,闻者笑绝倒。
齿发渐凋疏,形容顿枯槁。
平生千金躯,岂不自爱宝。
幸然本根在,收敛尚及早。
何必大药资,尪羸多寿考。
也无政事堂,也无沙门岛。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淳祐:宋理宗年号。时节好:好时光。
渔樵社:渔夫和樵夫的聚会。
诗酒保:爱好诗酒的人。
名利缚:被名利束缚。
花月恼:被美景吸引。
少年狂:年轻的狂放。
身已老:已经老去。
强歌:勉强唱歌。
齿发:牙齿和头发。
凋疏:稀疏。
枯槁:憔悴。
千金躯:宝贵的身体。
自爱宝:珍视自己。
幸然:幸运地。
收敛:约束自己。
尚及早:还来得及。
大药资:长生不老药。
尪羸:瘦弱。
寿考:长寿。
政事堂:朝廷官署。
沙门岛: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
翻译
淳祐年间的老翁,生逢美好的时光。早晨游览渔夫樵夫的聚会,晚上则沉醉于诗酒之中。
他不被名利所束缚,却常被花月美景所困扰。
偶尔还会显露出少年般的狂放,却浑然不觉自己已老去。
勉强唱歌也找不到更多的欢乐,听到的人都会笑得前仰后合。
牙齿头发逐渐稀疏,身体容貌顿时憔悴衰老。
一生宝贵的身体,怎能不爱惜呢。
幸好根基还在,及时收敛心性还算来得及。
无需寻求长生不老药,只要保持健康就能长寿。
既没有参与政事,也不必遁入佛门沙门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追求自由自在精神状态的抒情。诗中“淳祐六十翁”开篇,直接点明诗人的年龄,这个“翁”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诗人的虚怀若谷,也透露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
“生遇时节好”表明诗人认为自己的生活状态良好。这两句交代出诗人对于当前生活环境的满意和乐观。接着,“朝游渔樵社,晚入诗酒保”则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惬意场景,从早晨与渔民樵夫为伴,到傍晚在诗酒之中寻欢,这些都是诗人追求自由和放松自我的写照。
“不为名利缚,刚被花月恼”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超脱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这里的“刚被花月恼”,则是说诗人的心灵虽然被美好的自然景致所打动,但这种感受并没有成为束缚。
“时发少年狂,未省身已老”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追忆和对衰老现实的无奈。这里有着深刻的人生体验,从年轻时的冲动到老年的沉稳,每个字都透露出一种对生命流逝不可挽回的感慨。
“强歌无馀欢,闻者笑绝倒”则继续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即便是在衰老的情况下,也要尽情地唱歌,寻找快乐,这种生活态度令人钦佩,同时也让听者感到欣慰。
“齿发渐凋疏,形容顿枯槁”这两句直接描绘了诗人身体的衰老,但这种衰老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相反,“平生千金躯,岂不自爱宝”则表明诗人对自己生命价值的珍视,这种自爱不是贪婪,而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珍惜。
“幸然本根在,收敛尚及早”这一句,可能是在提醒自己或他人,即便到了老年,也要保持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不必过于追求外在的东西。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心世界的珍视。
最后,“何必大药资,尪羸多寿考。也无政事堂,也无沙门岛”则是诗人对于长生不老之药和长寿的态度,以及对政治仕途和宗教修行的超然。这两句话以一种豁达的心态结束了全诗,表明诗人更加看重的是精神上的自在,而非外在世界的一切。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生活写照,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它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歌颂,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