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我行未至昆仑虚,未识河源何处是全文

我行未至昆仑虚,未识河源何处是

出处:《黄沙歌
清 · 俞樾
昔人探河源,云从火敦脑儿始。
我行未至昆仑虚,未识河源何处是
乃从海橃一登临,不见河源见河委。
前日吴淞口,昨日清水洋。
无端沧海中,灿烂成奇光。
布金非舍卫,抟土无娲皇。
是何海中沙,有若琉璃黄。
舟人为我言,此乃黄河入海之故迹。
海色与天光,上下同一碧。
黄河千里百里奔腾来,其势不能遽与海为一。
遂令海底皆黄沙,万丈光芒映朝日。
始信河为四渎雄,入海犹难渝本质。
呜乎,龙门穿凿神禹功,送之入海事已终,谁从海外寻其踪?昔人未见我及见,眼界洵足千秋空。
岂比东方曼倩紫泥海,徒将谰语欺儿童。

鉴赏

这首诗名为《黄沙歌》,作者是清代文人俞樾。诗人以探索黄河源头的传说开篇,通过描绘黄河从源头到入海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黄河雄浑气势的赞叹和对自然造化的敬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如“灿烂成奇光”、“布金非舍卫,抟土无娲皇”,形象地刻画了黄河水入海时的壮观场面,以及黄河沙底的璀璨光芒。

诗人还借黄河入海的故事,寓意黄河的本质不会因入海而改变,象征着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最后,诗人以“龙门穿凿神禹功”和“谁从海外寻其踪”的疑问,表达了对古人智慧和黄河历史的追溯,同时也暗示了个人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黄沙歌》语言生动,意境开阔,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又富含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