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丝未剪不嫌痴,槌板留歌薤露辞
出处:《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情丝未剪不嫌痴,槌板留歌薤露辞。
针劄古锥深见血,线分绒缕细成丝。
踏残马足霜寒后,叫到鹃瘖月落时。
元是百花尖上雨,春归凭此泫青枝。
针劄古锥深见血,线分绒缕细成丝。
踏残马足霜寒后,叫到鹃瘖月落时。
元是百花尖上雨,春归凭此泫青枝。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作品,他以甘蔗生长的过程为引,寓言人生哲理。诗人以"情丝未剪不嫌痴"起笔,形象地表达了对深情执着的赞美,即使看似痴情也无怨无悔。接下来的"槌板留歌薤露辞",借古人的挽歌,暗示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针劄古锥深见血,线分绒缕细成丝",运用织布的比喻,描绘了甘蔗生长的艰辛过程,如同丝线般坚韧,虽细微却充满力量。"踏残马足霜寒后,叫到鹃瘖月落时",进一步描绘了甘蔗在严寒中顽强生长,直至深夜仍发出声音,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两句"元是百花尖上雨,春归凭此泫青枝",将甘蔗比作春天的雨露,滋润万物,使青枝绿叶得以生长,寓意着生命力的顽强和希望的延续。整首诗通过甘蔗的生长,寄寓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