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
出处:《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 · 李适
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
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
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
幸陪清汉跸,欣奉净居游。
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
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
幸陪清汉跸,欣奉净居游。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凤辇:古代帝王乘坐的华丽马车。朝霁:清晨雨后的晴朗天气。
鹦林:种植鹦鹉的园林。
天文贝叶:古代用贝壳记录天文知识。
圣泽:皇帝的恩惠和德泽。
菊花浮:菊花在水中漂浮,象征吉祥。
塔似神功造:形容塔的雄伟壮观仿佛神力所为。
龛:供奉佛像的小屋或龛位。
佛影:佛的投影或佛像。
清汉跸:清静的皇家仪仗队。
净居游:游览清净的寺庙或住所。
翻译
在清晨雨后乘坐华丽的凤辇出行,鹦鹉园中欣赏着秋日黄昏。天文图表刻在贝壳上,圣明君主的恩泽如菊花般盛开。
高塔仿佛是神力所造,佛龛似乎留存着佛祖的身影。
有幸随从清雅的皇家仪仗,欣喜地游览清净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对佛教文化的融入,表达了自己登临高处、游览名寺时的心境与感受。
“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开篇即营造出一幅早晨清新的画面,“凤辇”指的是皇帝的车驾,这里借指诗人所乘之物,比喻早晨清新,如同仙境。接着“鹦林”、“晚秋”则描绘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时间定格在深秋,给人以宁静肃穆的感觉。
“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这里诗人的视角转向了更高远的地方,“天文”可理解为宇宙之事或星辰,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而“圣泽”、“菊花”则是对慈恩寺环境的描绘,菊花在水面上漂浮,既表现了自然景观,也象征着佛教中的清净与高洁。
“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诗人眼中所见的塔非凡间所有,它如同神灵之手所创造。同时,“龛”字暗示了一种封闭而神秘的空间,而“佛影留”则让人联想到诗人内心对佛法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幸陪清汉跸,欣奉净居游。”这里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他感到非常荣幸能与皇帝一同出行,并且能够参观这座清净而美丽的寺庙。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崇敬和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建筑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佛法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