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德馨通天,草秽虫蛇薮
出处:《禺山除草吟示同志》
明 · 湛若水
窗前草不除,吾除惟恐后。
不除恶草根,芝兰安得茂。
兰德馨通天,草秽虫蛇薮。
无为无不为,自取为何有。
不除恶草根,芝兰安得茂。
兰德馨通天,草秽虫蛇薮。
无为无不为,自取为何有。
鉴赏
此诗以除草为喻,寓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处世智慧。首句“窗前草不除,吾除惟恐后”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面对窗前的杂草,表达了对及时清除杂念、保持内心纯净的渴望。接着,“不除恶草根,芝兰安得茂”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内心的杂念比作恶草,而将美德比作芝兰,强调了去除内心杂念的重要性,只有彻底清除恶念的根源,才能让美德之花得以茁壮成长。
“兰德馨通天,草秽虫蛇薮”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寓意,将美德的高洁比作兰花的香气能直达天际,而杂念则如同滋生虫蛇的污秽之地,形象地展现了美德与杂念之间的鲜明对比。最后,“无为无不为,自取为何有”则是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思考,意味着在去除杂念的过程中,无需刻意追求,自然会达到心灵的纯净与和谐,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精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除草这一日常景象,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哲学思考,既富有生活气息,又蕴含深邃的哲理,是明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