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满十方界,聚为七帙书
出处:《衡岳寺僧刺血法华经赞》
宋 · 范成大
佛手真法身,晃耀紫金色。
散满十方界,聚为七帙书。
七帙遍河沙,震诵说妙法。
非聚亦非散,是则法眼观。
散满十方界,聚为七帙书。
七帙遍河沙,震诵说妙法。
非聚亦非散,是则法眼观。
翻译
佛手如同真实的法身,闪耀着紫色和金色的光芒。它的光芒洒满整个十方世界,凝聚成七卷经书。
这七卷经书数量众多,如同河沙般繁多,诵读中宣讲着奥妙的佛法。
它既不聚集也不分散,这就是通过法眼所见的真实状态。
注释
佛手:指佛教中的象征物,可能代表佛法或佛陀的形象。法身:佛教术语,指佛的本质或化身。
紫金色:形容光亮的色彩,可能象征神圣或尊贵。
十方界:佛教用语,指宇宙的各个方向。
七帙书:七卷经书,可能指重要的佛经。
河沙:比喻极多,常用来形容数量之大。
震诵:大声诵读,表达庄重和虔诚。
妙法:佛法中的精妙教义。
法眼:佛教中指具有洞察真理的能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佛手的形象,象征着佛法无边,其光芒如同紫金色的法身,普照十方世界。它又能凝聚成七卷经书,寓意佛法深奥,如河沙般丰富。诵读此经,声音宏大,传达着佛法的智慧。而佛法的本质,既非聚集也非分散,它是超越形式的,唯有具备法眼者才能真正领悟。诗人范成大通过这首诗赞美衡岳寺僧人刺血书写《法华经》的虔诚与佛法的深远意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佛教的崇尚和对僧侣修行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