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潭深百尺,潜物晦其真
出处:《云溪杂咏 其十四》
宋 · 郭印
寒潭深百尺,潜物晦其真。
雨施时为润,渊居每自珍。
飞腾应有道,变化岂无神。
直待功成日,驱云上紫宸。
雨施时为润,渊居每自珍。
飞腾应有道,变化岂无神。
直待功成日,驱云上紫宸。
注释
寒潭:冰冷的深潭。深百尺:极深的深度。
潜物:隐藏的事物。
晦:隐藏,遮蔽。
雨施:雨水的滋养。
时为润:适时地滋润。
渊居:深居潭中。
自珍:自我珍爱。
飞腾:飞翔升腾。
有道:遵循一定的规律或法则。
变化:事物的变化。
岂无神:难道没有神奇之处。
功成日:成功之时。
驱云:驱散乌云。
紫宸:古代宫殿的代称,这里指天宫。
翻译
寒冷的潭水深达百尺,隐藏的事物遮蔽了它的本质。雨水适时滋润,深居其中的事物常常自我珍视。
要想飞翔腾空定有法则,变化莫测难道没有神妙之处?
直到功成名就之日,我将驱散乌云直上天宫。
鉴赏
这首诗名为《云溪杂咏(其十四)》,作者是宋代诗人郭印。诗中描绘了一个深邃寒潭的景象,潭水深沉,潜藏的生物隐藏了真实的面貌。雨水适时地滋润潭水,而潭中的生灵也因其幽居而倍加珍视。诗人暗示潭中之物或许有飞升腾跃的可能,暗示着变化与神秘的力量。最后,诗人期待有一天这些生物能功成名就,翱翔于云霄,直抵紫宸(象征皇城或天庭),寓意着对自然力量和人生理想的崇高追求。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追求内在修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