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生树罅,古路透云根
出处:《赠屏风岩栖蟾上人》
唐 · 虚中
岩房高且静,住此几寒暄。
鹿嗅安禅石,猿啼乞食村。
朝阳生树罅,古路透云根。
独我闲相觅,凄凉碧洞门。
鹿嗅安禅石,猿啼乞食村。
朝阳生树罅,古路透云根。
独我闲相觅,凄凉碧洞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岩房:建在山岩上的房屋,指修行者的住所。高且静:位置高远离尘嚣且环境清幽。
寒暄:这里指季节更替,寒来暑往。
鹿嗅:鹿用鼻子嗅闻。
安禅石:僧人静坐修行的石头。
猿啼:猿猴的叫声。
乞食村:僧人化缘求食的村庄。
朝阳:初升的太阳。
树罅:树木的缝隙。
古路:古老的小路。
云根:云雾升起的地方,此处比喻为高山深处。
独我:只有我。
闲相觅:悠闲地寻找或探索。
凄凉:清冷而略带哀伤的氛围。
碧洞门:颜色碧绿的洞穴入口,形容自然景致幽美。
翻译
在高耸幽静的山岩居室中,已度过多少个寒来暑往。鹿群轻嗅着僧人打坐的石台,猿猴在寻求施食的村落中啼叫。
朝阳从树缝间升起,古道穿透云层的深处。
唯独我在此悠闲地寻觅,面对着凄清凉爽的碧绿洞府之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诗人在一个高而静谧的岩洞中居住,已经度过了几个冬夏。鹿和猿(一种类似猴子的动物)分别在安静的禅石上舔毛和乞食于村落之间,展示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朝阳生树罅"写出了早晨阳光透过树木缝隙的温暖场景,而"古路透云根"则勾勒出一条历史悠久、穿行于山间云雾之中的道路。诗人的自我感受体现在"独我闲相觅",表达了一种独立而又悠闲地探寻自然之美的状态。
最后一句"凄凉碧洞门"则以一种淡远的情怀描绘出岩洞入口的景象,那份凄凉更衬托出了诗人内心的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