芟夷丛竹通幽径,指点荒城当远山
出处:《新居偶成二诗示邻人李子真 其二》
宋 · 蔡戡
我得祇园十亩间,清沟一带巧萦环。
芟夷丛竹通幽径,指点荒城当远山。
攲枕清宵闻鹤唳,凭栏终日伴鸥閒。
西邻赖有诗人在,二老风流任往还。
芟夷丛竹通幽径,指点荒城当远山。
攲枕清宵闻鹤唳,凭栏终日伴鸥閒。
西邻赖有诗人在,二老风流任往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戡所作的《新居偶成二诗示邻人李子真(其二)》。诗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祇园新居的生活情景,展现了对环境的喜爱和宁静生活的享受。首句“我得祇园十亩间”表达了对新居的满足,接下来“清沟一带巧萦环”描绘了清幽的水道环绕着居所,显得布局巧妙。
“芟夷丛竹通幽径”写的是作者亲手开辟竹林,开出一条通向深处的小路,显示出他的田园乐趣。“指点荒城当远山”则借景抒怀,通过远方的荒城和山峦,寓含了对历史和自然的沉思。
“攲枕清宵闻鹤唳,凭栏终日伴鸥閒”两句,描绘了夜晚枕着枕头听鹤鸣,白天独自凭栏欣赏海鸥的悠闲生活,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最后,“西邻赖有诗人在,二老风流任往还”表达了对邻居李子真的欣赏,以及他们之间以诗文相交的风雅情谊,诗人期待着与邻居的往来,共享这份诗酒风流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居的环境和诗人的心境,体现了宋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