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调金铉鼎,屡剖玉麟符
出处:《司徒陈公挽词二首 其一》
宋 · 梅尧臣
位至三公有,恩加赐谥无。
再调金铉鼎,屡剖玉麟符。
已叹鸾同穴,还嗟凤欠雏。
拥途看卤部,谁为毕三虞。
再调金铉鼎,屡剖玉麟符。
已叹鸾同穴,还嗟凤欠雏。
拥途看卤部,谁为毕三虞。
注释
位至三公:官职达到最高级别的三公。恩加赐谥:皇帝给予的恩典和死后封号。
再调:再次被调动或任命。
金铉鼎:象征权力的重要职位或器物。
玉麟符:古代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质令牌。
鸾同穴:比喻夫妻死亡后合葬。
凤欠雏:凤凰没有后代,指帝王后继无人。
拥途:沿途观看。
卤部: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队。
毕三虞:完成或接续某种重任。
翻译
官至高位者众多,恩宠加身死后赐予谥号再次被任命为重要职位,多次掌管重要事务
哀叹凤凰配偶已逝,又遗憾未有后代
沿途观看卤簿仪仗,谁能继位完成大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纪念司徒陈公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中表达了对陈公地位崇高和深受恩宠的敬意,同时也流露出对其身后未能得到更多封赏的惋惜。"位至三公有"赞扬了陈公官至高位,"恩加赐谥无"则暗示了未能获得正式的谥号,这在古代是对官员生前功绩的认可。接下来的"再调金铉鼎,屡剖玉麟符"进一步描绘了陈公的才能和职责,暗示他多次担任重要职务,处理国家大事。
"已叹鸾同穴"表达了对陈公与贤良之人的相继离世的哀叹,"还嗟凤欠雏"则寓言性地表达了对后继无人的忧虑。最后两句"拥途看卤部,谁为毕三虞"以挽歌的形式,感叹陈公去世后,无人能接替他在朝廷中的位置,表现出对陈公的深深怀念和对国家的关切。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赞美了陈公的功绩,又表达了对他的哀思,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