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徒有鲈鱼堪作脍,明时谁肯便休官全文

徒有鲈鱼堪作脍,明时谁肯便休官

出处:《秋江独钓二首
明 · 邓林
老翁何事苦垂竿,霜落吴江水已寒。
徒有鲈鱼堪作脍,明时谁肯便休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翁在秋日的吴江独自垂钓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情感。

首句“老翁何事苦垂竿”,以疑问的语气引出画面,仿佛在询问老翁为何如此执着地垂钓。接着,“霜落吴江水已寒”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暗示着老翁内心的孤独与沧桑。

“徒有鲈鱼堪作脍”一句,借用典故,表达了老翁虽有垂钓的乐趣,却难以实现心中的愿望,如同拥有美味的鲈鱼却无法享受。这不仅是对老翁个人境遇的感慨,也隐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即即便在明时,也有许多贤能之士因种种原因而无法施展抱负,不能归隐或为国效力。

最后一句“明时谁肯便休官”,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当世缺乏识才、惜才之人的不满和无奈。在诗人看来,即使处在清明的时代,也鲜有人愿意辞官归隐,这既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也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老翁的垂钓行为,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社会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