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稻粱不难谋,轩冕亦易得全文

稻粱不难谋,轩冕亦易得

宋 · 陈傅良
稻粱不难谋,轩冕亦易得
胡为抱膝翁,恻恻复恻恻。
秋风堕碧梧,凤鸟去无迹。
愁吟草际蛩,儿女泪盈臆。
忽然一长啸,孤响起空寂。
令人识雅颂,一唱三叹息。
室庐在路傍,耕凿在民籍。
行人听笑语,稚子共眠食。
读书果何罪,须发又半白。
此意太劳劳,此身长抑抑。
抱膝且不可,出门更何适。
但勿问门外,蓬蒿若干尺。

拼音版原文

dàoliángnánmóuxuānmiǎn

wèibàowēng

qiūfēngduòfèngniǎo

chóuyíncǎoqióngérlèiyíng

ránchángxiàoxiǎngkōng

lìngrénshísòngchàngsāntàn

shìzàibànggēngzáozàimín

xíngréntīngxiàozhìgòngmiánshí

shūguǒzuìyòubànbái

tàiláoláoshēncháng

bàoqiěchūméngèngshì

dànwènménwàipénghāoruògānchǐ

注释

稻粱:生活所需。
轩冕:官位。
抱膝:形容孤独。
恻恻:悲伤。
凤鸟:象征吉祥或贤者。
无迹:消失不见。
蛩:蟋蟀。
臆:内心。
长啸:大声呼喊。
空寂:寂静无声。
雅颂:古代诗歌体裁。
叹息:感慨。
室庐:房屋。
耕凿:农耕。
行人:路人。
稚子:小孩。
读书:学习。
须发:头发。
劳劳:忧虑重重。
抑抑:压抑。
出门:外出。
何适:何处合适。
蓬蒿:野草。
若干尺:多深。

翻译

谋生稻粱不难,官位也可轻易获取。
为何老翁抱膝,悲叹连连无尽期。
秋风吹落绿梧桐,凤凰已飞无踪影。
忧郁的吟唱中,虫鸣如泣,儿女心事满腔。
突然一声长啸,孤独回荡在空寂之中。
这声音让人想起高雅的诗篇,引发深深感叹。
房屋建在路边,农田归于百姓名册。
路人听见欢声笑语,孩童共享餐食时光。
读书有何罪过?只是双鬓已斑白。
这样的忧虑太过沉重,身心长久压抑。
连抱膝都成奢侈,出门又能何处寻安慰。
只管别问门外,杂草丛生有多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寄题陈同甫抱膝亭》,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自己清贫生活的感慨。诗中以“稻粱不难谋,轩冕亦易得”开篇,看似描绘出生活的基本需求和仕途的轻易可得,实则暗示了世态炎凉,人们追求物质与权力过于轻易。

“胡为抱膝翁,恻恻复恻恻”中的“抱膝翁”形象,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他为何要如此忧心忡忡?“秋风堕碧梧,凤鸟去无迹”借梧桐落叶和凤凰消失,寓言贤才被埋没,流露出对人才被忽视的悲叹。

“愁吟草际蛩,儿女泪盈臆”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绪,他在草丛中低吟,儿女们也为他的境遇而落泪。接下来,“忽然一长啸,孤响起空寂”,诗人发出一声长啸,表达内心的激愤与孤独,这声音在寂静中回荡,让听到的人深感其情感之深沉。

“室庐在路傍,耕凿在民籍”描述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状态,居住在路边,从事农耕,反映了他对民间疾苦的关心。“读书果何罪,须发又半白”表达了他对读书求知的自嘲,感叹岁月蹉跎,自己却一事无成。

最后,“此意太劳劳,此身长抑抑”直抒胸臆,表达出深深的忧虑和压抑,抱膝无处安放,出门又能何处寻求安慰?“但勿问门外,蓬蒿若干尺”以门前蓬蒿的高度隐喻自己的处境,不愿再向外人诉说,只愿默默承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个人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和深刻的社会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