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到眼不暇给,谁复一一比拟工形容
清末民国初 · 陈肇兴
鼓山如龙忽昂首,兜之不住复东走。
走到沧海路已穷,翻身跳入冯夷宫。
之而鳞爪藏不得,散作海上青芙蓉。
我从崱屴来,买棹归乡里。
小焉海潮生,百夫声齐起。
掀碇转柁飞如龙,倏时已过山千重。
回头却顾船来处,天半屹立千高峰。
鸾凤翱翔以下瞰,龙虎巃嵷而上冲。
黄牛白犬距其左,龟形鳖状肩相从。
既连复断横复纵,如迎如送如拱揖,为狮为象为孩童。
纷纷到眼不暇给,谁复一一比拟工形容。
我疑大海中有巨鳌足,首戴屃赑作山岳;又疑巨灵伸左手,下捉蛟螭露筋肘。
不然茫茫海水浩无岸,山根地脉亦中断;何以不崩不坏洪涛中,蛛丝马迹相钩贯。
穿过澎湖沟底来,一发螺纹都莫看;荡云沃日浪如山,四大皆空天浩瀚。
忽然万里川倒流,插天掉出鸡笼头,掷下五十二区神仙窟宅之瀛洲。
四季花长发,一年稻两收。
秦皇汉武不能到,古来唯见白云浮。
圣朝声教讫日出,木公不敢私丹邱。
唤取王母作图献,长列王会无时休。
我行十月台飓息,纤尘不动船夷犹。
溯源竟委恣幽讨,终朝枯坐舵尾楼。
果然天吴海若不相负,驱遣百怪来双眸。
朝看万峰夕千岭,一日十更行已周。
荡胸洗眼云水阔,斯行奇绝生平尤。
会须觅得丹青手,图作乘风破浪游。
走到沧海路已穷,翻身跳入冯夷宫。
之而鳞爪藏不得,散作海上青芙蓉。
我从崱屴来,买棹归乡里。
小焉海潮生,百夫声齐起。
掀碇转柁飞如龙,倏时已过山千重。
回头却顾船来处,天半屹立千高峰。
鸾凤翱翔以下瞰,龙虎巃嵷而上冲。
黄牛白犬距其左,龟形鳖状肩相从。
既连复断横复纵,如迎如送如拱揖,为狮为象为孩童。
纷纷到眼不暇给,谁复一一比拟工形容。
我疑大海中有巨鳌足,首戴屃赑作山岳;又疑巨灵伸左手,下捉蛟螭露筋肘。
不然茫茫海水浩无岸,山根地脉亦中断;何以不崩不坏洪涛中,蛛丝马迹相钩贯。
穿过澎湖沟底来,一发螺纹都莫看;荡云沃日浪如山,四大皆空天浩瀚。
忽然万里川倒流,插天掉出鸡笼头,掷下五十二区神仙窟宅之瀛洲。
四季花长发,一年稻两收。
秦皇汉武不能到,古来唯见白云浮。
圣朝声教讫日出,木公不敢私丹邱。
唤取王母作图献,长列王会无时休。
我行十月台飓息,纤尘不动船夷犹。
溯源竟委恣幽讨,终朝枯坐舵尾楼。
果然天吴海若不相负,驱遣百怪来双眸。
朝看万峰夕千岭,一日十更行已周。
荡胸洗眼云水阔,斯行奇绝生平尤。
会须觅得丹青手,图作乘风破浪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港口出发,航行在海上,远望岛屿,探寻鼓山(台山)的山脉源头。他想象奇特,将鼓山比作腾跃的龙,最终跳入海中化为青芙蓉。诗人乘坐的小船在海潮中翻涌,如同龙腾飞跃,经过重重山峦。沿途景色变化万千,如狮象孩童,令人目不暇接。他联想到大海深处的巨鳌和巨灵,以及神秘的海底景象。
诗人感叹历史上的秦皇汉武未能亲临此境,只有白云相伴。在圣明的朝代,他得以探索,期待能将此景绘成画卷,永载史册。航行期间,飓风已息,船上平静,他沉浸于山水之间,感受前所未有的奇异之旅。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