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顶闻通海,残流不著舠
出处:《龙湫瀑》
宋 · 戴栩
石壁百寻高,噀空飞雪涛。
鸟窥翻进退,龙住本雄豪。
长啸势随壮,细听声忽逃。
沫霏侵佛像,境净绝溪毛。
峻顶闻通海,残流不著舠。
虹霓无故见,灵怪有时遭。
久对崖疑动,迟行路不劳。
贯休濛雨句,人咏入诗骚。
鸟窥翻进退,龙住本雄豪。
长啸势随壮,细听声忽逃。
沫霏侵佛像,境净绝溪毛。
峻顶闻通海,残流不著舠。
虹霓无故见,灵怪有时遭。
久对崖疑动,迟行路不劳。
贯休濛雨句,人咏入诗骚。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龙湫瀑的壮观景象。首联"石壁百寻高,噀空飞雪涛",以夸张的手法写出瀑布从百丈高的峭壁上飞泻而下,犹如雪涛喷涌,气势磅礴。颔联"鸟窥翻进退,龙住本雄豪",通过鸟儿窥视的动作和龙的象征,进一步强调了瀑布的威猛与神秘。
颈联"长啸势随壮,细听声忽逃",诗人通过自身的感受,描述听到瀑布声音时的震撼与变化,既有壮丽的视觉冲击,又有动人的听觉体验。接着"沫霏侵佛像,境净绝溪毛",写瀑布水花四溅,连佛像都仿佛被洗净,环境清幽,连溪边的草木都显得格外洁净。
尾联"峻顶闻通海,残流不著舠",进一步展现瀑布源头的深远,水流之大,连小舟都无法承载。最后"虹霓无故见,灵怪有时遭",暗示瀑布有时会出现彩虹,增添神秘色彩,而"久对崖疑动,迟行路不劳"则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凝视瀑布,甚至感觉山崖都在动,行走其中也不觉得疲倦。
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龙湫瀑的壮美与神奇,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深敬畏和赞美,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戴栩的这首《龙湫瀑》被后人广为传颂,成为吟咏山水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