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篷绿打头,乱堕松竹影
出处:《早至平水溪口登岸意行三四里至显圣寺不入》
清 · 李慈铭
清梦忽然碎,溪喧满孤枕。
推篷绿打头,乱堕松竹影。
及兹朝气爽,行渡石桥近。
湿雾吹濛濛,山意犹未醒。
细路春泥明,密篝曙烟隐。
莺啼茅屋幽,犊卧露花冷。
缘钟时见僧,到寺一水静。
推篷绿打头,乱堕松竹影。
及兹朝气爽,行渡石桥近。
湿雾吹濛濛,山意犹未醒。
细路春泥明,密篝曙烟隐。
莺啼茅屋幽,犊卧露花冷。
缘钟时见僧,到寺一水静。
鉴赏
这首清代李慈铭的诗描绘了清晨醒来后的一段旅程。诗人从梦中惊醒,溪水声充斥着孤寂的枕头,推窗而望,翠绿的竹林与松树倒映在水面,打破了宁静。随着朝阳升起,诗人踏上石桥,湿润的雾气弥漫,山色朦胧,仿佛还未完全苏醒。
沿着清晰的春泥小路前行,晨烟在篝火边若隐若现。茅屋深处传来黄莺的鸣叫,显得格外幽静,小牛在沾着露水的花丛中悠闲躺卧,透出一丝冷意。沿途偶遇僧人,寺庙静谧,仿佛与世隔绝,只有流水声相伴。
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乡村晨景图,流露出诗人闲适的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