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次祠堂千古在,当年金马只俳优
出处:《过德州作》
清 · 宫鸿历
清河三日暂淹留,又曳柴车向贝州。
一路黍禾迷泽雉,半林桑枯翳山鸠。
马头北走邯郸道,鹢首南通汉沔舟。
厌次祠堂千古在,当年金马只俳优。
一路黍禾迷泽雉,半林桑枯翳山鸠。
马头北走邯郸道,鹢首南通汉沔舟。
厌次祠堂千古在,当年金马只俳优。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宫鸿历的《过德州作》,描绘了诗人从清河出发,前往贝州途中所见的景象。首句“清河三日暂淹留”表达了诗人对暂时停留清河的感慨,可能是因为行程中的小憩或事务耽搁。接下来的“又曳柴车向贝州”则展示了旅途的艰辛,用“柴车”形象地写出交通工具的简陋。
“一路黍禾迷泽雉,半林桑枯翳山鸠”两句,通过描绘田野中黍禾茂盛,连沼泽中的野鸡都迷失方向,以及半山林木凋零,只有山鸠栖息其中,展现了自然景色的荒凉与生机。诗人以动植物的活动状态,寓言了旅途中的孤寂和环境的变迁。
“马头北走邯郸道,鹢首南通汉沔舟”进一步描述了旅途路线,马匹向着邯郸道前行,而船只则沿汉水南下,显示出诗人行踪的遥远和方向的转换。
最后,“厌次祠堂千古在,当年金马只俳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厌次祠堂虽历经千年仍存,但往昔的繁华已如过眼云烟,只剩下供人凭吊的历史记忆,而那些曾经显赫的人物如今也只是历史上的配角(俳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沉思。